【姵儀老師的教育觀察筆記】數學教材好不好,怎麼看?(精選節錄)
作者|姵儀老師
我整理了一下我為何喜歡(魔數)的原因,列舉如下:
【涵蓋數學概念領域完整】
這套教材把5到12歲的數學內容分為44個主題,例如:時間、形狀組合、平均、乘法等,共有4個階段,讓家長容易根據孩子的年齡或程度選擇,突破了在體制內教育的框架,兒童可以有自己的學習課表,教材無限回放的功能,兒童可以重複學習,同一個概念在不同年齡重新拿出來可以有不同的學習思考,是大班到小學畢業前CP值超高的選擇。
【文本+操作一步步疊加深度廣度】
【文本+操作一步步疊加深度廣度】
每個主題一本英文教材,附上該主題的操作教具,內容的編排從主題故事開始,緊接著理解概念頁有清楚的圖,儘管是年紀小依然可以靠圖理解,在兒童觀看學習影片後,隨即可以應用教材裡的互動遊戲開始教具操作及練習,最後再來個該主題數學概念在生活中的應用介紹,讓數學就在生活裡,促進兒童的觀察力及思考力。運用一個月的時間,讓兒童從陌生到學會,這樣的步調就如同幫孩子搭起數學的鷹架,一層一層的疊上去,且觀念邏輯的根札得很深,非常用心。
【線上課程配套完整】
【線上課程配套完整】
在我的研究中發現,在文本教材中因為教學目標明確,如果帶領兒童的成人能有意識地運用數學言談互動,那幼兒回應數學概念的頻率會提升,但文本教材有時對某些孩子是比較難理解的,因此帶領者的講解和示範就變得關鍵。魔數教材在這一點上發揮得非常到位,當我們拿到教材時,除了會被他精美的印刷和品質優良的教具吸引以外,依照單元精心錄製教學影片,每次3-4頁的進度,半小時的時間,份量剛剛好是兒童能夠專注範圍,一整個主題上完,一個月剛剛好,教研團隊的認真看得到。
【陪伴式的學習導師到位】
【陪伴式的學習導師到位】
108課綱中強調在學習者建立基本的知識後,要能夠思考如何應用,又或者在生活中有哪些相關連現象,然而這必須幫兒童建立環境,例如:延伸的閱讀材料、有關鍵的提問讓兒童去探索、利用延伸活動評量兒童的學習成效等,說實在話這真的是需要時間陪伴,看似兒童有自學的能力,但其實背後是老師或家長的精心設計。許多家長煩惱做不到的事,魔數居然做到了,文本教材內給予的故事、數學生活應用文章、練習教具、挑戰活動等,都有老師在線協助兒童,連課後作業都有老師一一給予回饋,甚至是組成共學團及開直播,讓兒童持續在學習情境下,這根本不是教材,而是一個線上補習班吧。
【國際化教材活潑有趣】
【國際化教材活潑有趣】
仔細研究了一下教材的研發團隊,原來是來自於跨國的400位老師共同研發,難怪採用英文版本。既然是給中大班到國小階段的兒童使用,英文教材的用字都相當親民,以現今兒童的英文水準是可以應付的,授課老師採中文教學,降低了語言隔閡的焦慮感,長期下來,甚至有英文學習的效果,因為關於數概念的單字在書中不斷出現,兒童自然而然就能學會,是台灣唯一一套採用這種模式編譯的數學教材,非常具有國際視野。
自110年開始研究數學教材後,魔數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忍不住就想要跟大家分享,在疫情的下,孩子的學習不能中斷,利用教材宅配、社群討論、線上學習、在線導師陪伴的混合式方案,用文本型教材讓學習目標明確、線上老師指導語清楚、教具增強理解及興趣,這些都是細活,能把它通通做到位,魔數團隊真的不簡單。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