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腦黃金期讓孩子未來更具優勢,空間感訓練必要性大揭密!
空間感訓練就要趁著大腦發育黃金期
根據[Newcombe N. S., Frick A. (2010). Early education for spatial intelligence: why, what, and how. ]的研究,空間感能力已被證實在0-8歲的幼兒時期會有顯著的發育跡象,[Frick A., Wang S. (2010). Round and round she goes: Effects of hands-on training on mental rotation in 13- to 16-month-olds, i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XVIIt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ant Studies (Baltimore: )]中也指出3-6歲的嬰兒是可以透過訓練比較角度相異的兩物體是否為相同的物體(心像旋轉作業 [mental rotation task]),然而,不同孩子間空間感能力的差異在幼兒腦部發育時期就已呈現,因此,空間感培養的最佳時期應從小就開始。
空間感到底培養了什麼能力?空間感五大組成要素
1.Spatial perception空間感知
空間感知是一種能在平面與垂直空間裡感知物品位置的能力。
2.Spatial orientation空間定位
空間定位是一種可以在虛擬心理環境和實體物理環境中重新定位物品位置的能力。
3.Spatial relation空間關係
空間關係幫助我們尋找不同物品之間的關係與差異。
4. Mental rotation 心像旋轉
心像旋轉為一種心理學專業術語,是一種在腦海中想像2D或3D物體旋轉的一種能力。
5. Visualization視覺化
空間視覺化使我們辨識不同配置情況下物品的移動,也預測物品在未來移動位置的趨勢。
提早訓練空間感的孩子會具備什麼優勢與特質?
1.想像能力強空間視覺化能力強的孩子是一種具備創造力的象徵,他們很容易在腦中有豐富的想像,進而激發創意,這類型的孩子也比較會玩拼圖與積木等組合遊戲。常常試著表達物品如何移動與自己想法的孩子也更容易訓練出空間感想像力。

一個缺乏空間知能的孩子也較可能在進行一項事情時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舉例來說,一個孩子懂得運用數學表徵符號,他們就有能力解決更複雜的數學問題;而懂得2D與3D物品概念的孩子也對幾何方面問題較善於處理,這同時也影響在他們解決生活其他事物的邏輯,除此之外,擁有這些能力的孩子,他們更有可能往科技與工程的領域發展。

3.他們對於組裝與拆解很感興趣
許多空間感好的孩子常常喜歡把東西拆了再思考如何重新組合,這種興趣可能也將可能造成他們在科技領域方面的成就。
※圖片來源:iStock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