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問為什麼?學會這3招,培養孩子的學習力!
前言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孩子整天問個不停:「為什麼天空是藍的?」「如果我不睡覺會怎麼樣嗎?」明明只是吃個飯、走個路,沿路上都能提出無限個「為什麼」和「如果」,讓大人哭笑不得!諸多家長必定心裡苦惱著:「該怎麼回答他們的問題才好呢?」「會不會講錯了或不清楚,反而教壞孩子?」
但你知道嗎?這些「問不停」的行為,其實正是孩子學習黃金期呢!本篇文章將告訴家長,孩子為何如此愛問問題,並介紹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提問,讓這些問題成為激發學習力的契機!
為什麼孩子愛問為什麼?
心理學家 Walker(2020)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孩子並不是單純為了找「答案」而提問。他們真正想做的是透過發問,去認識這個世界,建立自己的知識與邏輯結構。
對孩子而言,世界是全新的。每個聲音、每種現象都充滿驚喜。發問,是他們探索未知、理解日常的自然行為,我們曾經也是如此。他們透過一連串問題,學著把事情連接起來,發現因果關係,進而建立邏輯。這不只是學習知識,更是認知發展的過程。
有趣的是,孩子們也常提出許多假設性的問題,像是「如果我變成狗狗呢?」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像,其實正是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的開始。他們試圖從不同角度看事情,挑戰常規。
然而,提問同時也是一種社交行為。孩子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參與對話、獲得肯定,他們透過發問來建立關係、表達情感,甚至練習語言表達,強化著他們的語言能力與邏輯組織力。,研究發現,這些看似瑣碎的問題,往往能顯著提升孩子的推理與思辨能力。尤其當孩子願意問出「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別的可能嗎?」這種問題時,代表他們已經進入了更深層的思考階段。
提問,是科學思維的開始
根據 Jirout 等(2012)的研究指出,孩子在從事科學相關學習時,若具備較高的好奇心,往往會提出更多問題,而且更擅長辨別出哪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提問。這樣的提問能力反映出孩子在進行有效探索與深入理解時的認知。因此,研究顯示提問與孩子的學習成效,以及科學思維的養成之間,展現出明確的正向關係。
而這個過程並不只是簡單地「問問題」而已。當孩子在思考「我應該問什麼」時,其實已經啟動了一連串的思考歷程。他們會開始判斷:哪些資訊我還不了解?哪些內容值得進一步追問?這個思維過程,正是在訓練他們的分析力、資訊篩選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判斷。
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可以這樣做!
一、別急著給答案,用「反問」激發思考
根據 Ruggeri(2014)的研究,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最有效的做法不是直接解釋,而是鼓勵孩子自己思考。例如,當孩子問:「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家長可以先回:「你覺得呢?」
這樣的反問能:
-
刺激孩子動腦推理
-
鼓勵他們主動探索
- 培養對話互動感與自信心
就算孩子的回答不夠精準,也不要馬上糾正,而是多問:「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幫助整理邏輯及思緒,這比知道正確答案更重要。
二、肯定孩子的想法,建立學習信心
孩子每一次提問與回答的過程,都是在練習表達與推理。多聆聽、多鼓勵、多共鳴,讓孩子知道他的想法是被尊重的,即便答案天馬行空,也是學習創造力與邏輯的開始!
三、把日常對話變成學習機會
提問不一定發生在課堂上,它更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看似「閒聊」的對話,其實是建立語言能力、邏輯思考與觀察力的黃金時機。家長可以善用這些生活場景,和孩子一起開啟一場場有趣的小對話。
陪孩子提問,就是培養學習力
孩子不斷的「為什麼」與「如果」,或許會讓我們感到措手不及,但這些問題,其實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開始。科學研究也指出:提問是好奇心的具象化,更是孩子發展科學思維與邏輯推理的關鍵歷程。
身為家長,你不需要馬上給出「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陪孩子一起思考、一起想像、一起發現答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只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更是在無形中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學習、自主探索的能力!
想把孩子的「為什麼」變成超有趣的科學力嗎?
【魔術科學課】是專為 5–12 歲孩子設計的年度課程,將魔術與科學實驗結合,透過每月不同主題,帶孩子探索從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到生命科學的多元知識!
課程特色:
- 每月寄送主題材料,輕鬆在家操作
- 每堂課只需 15 分鐘,靈活好安排
- 符合 108 課綱、融入 STEAM 教育理念
- 啟發孩子邏輯思考與創造力,同時增強自信心!
→點我打開魔術盒子,讓孩子玩中學、學中問超有感!
Reference:
Walker, C. M., & Nyhout, A. (2020). Asking" why?" and" what if?": The influence of questions on children's inferences.
Ruggeri, A., & Lombrozo, T. (2014). Learning by asking: How children ask questions to achieve efficient search. In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Vol. 36, No. 36).
Jirout, J., & Klahr, D. (2012). Children’s scientific curiosity: In search of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an elusive concept. Developmental review, 32(2), 125-160.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