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什麼?家長必懂的3大優點!
一、自主學習是未來趨勢?
你可能會想:「現在孩子不是都在學校上課、補習?真的需要自主學習嗎?」
答案是:「非常需要,而且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喔!」
現在的孩子將來要面對的世界,是我們無法想像的:AI協作、遠距辦公、跨國合作、新興產業不斷出現。這意味著,孩子唯一能跟上變化的方法,就是具備「自己學會新東西」的能力。
其實,這就是自主學習的精神。自主學習(Self-learning 或 Autodidacticism)簡單來說,就是「不用老師教,也能學會」的能力。
不只未來職場需要,108 課綱的實施,也正逐步把學習的主導權,從老師手上交還給學生。例如強調「探究與實作」、「跨領域統整」,這些其實都是在訓練孩子有能力自己定目標、找資料、完成任務,也就是自主學習的精神。
甚至連大學招生也開始重視「學習歷程檔案」,看孩子在課堂外學了什麼、怎麼學、學得多深入!
二、自主學習3大優點
1. 培養主動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過去的教育體制裡,孩子大多學會「把老師說的記下來」,卻比較少被鼓勵主動發問、探索背後的邏輯。
但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不再只是「接受者」,而是「發現者」。
比如說,當孩子對恐龍有興趣,他可能會開始自己找資料、看影片,甚至畫出恐龍的圖。這使得他的學習,不只是「知道」這個主題,而是試著去理解它、整理它,且延伸出更多問題。
這樣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思考力、統整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只對課業有幫助,更是未來職場最需要的「軟實力」。
比起只會把知識背下來的孩子,能自己學、會問問題、敢動手解決問題的孩子,在任何領域都更有競爭力。
2. 學會時間管理與自我負責
很多家長會擔心:「自主學習讓孩子自己學,會不會變成不學?」但其實,自主學習的本質不是放任,而是學會管理自己。
當孩子開始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安排進度,時間對他來說就不再只是「被規定怎麼用」,而是「我想怎麼用」。這樣的訓練,會慢慢建立起他的時間感、自律性與責任感。
像是許多實驗教育或自學家庭中,會陪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透過周計劃、月回顧,讓孩子練習如何追蹤自己的進度、調整方向。
而且,當孩子意識到「我為我的選擇負責」,他會更珍惜自己的時間,也更願意完成自己的目標。這種內在的驅動力,遠比「爸媽請我做」來得長久。
3. 建立自信心與內在動機
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經歷很多次「我不會 → 我試試看 → 原來我可以!」的循環。這樣的正向經驗,會一步步累積成一種信念:「我有能力學會新東西。」
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在《心態致勝》中提到,「成長型思維」對孩子的長期表現影響極大。與其只關注分數,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相信努力和嘗試,是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關鍵。
當孩子的學習不再只為了考高分,應付考試,而是出於「我真的想知道」、「我很享受這個過程」,那種內在動機,會讓他終身受用。
三、自主學習讓孩子成為自己學習的主角
自主學習,並不代表孩子從此要單打獨鬥,而是家長和老師從「指揮者」變成「陪伴者」和「引導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而每個家庭也有不同的支持方式。你不需要完美,只需要願意一起嘗試、願意相信孩子的潛力。
魔數課程正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的好夥伴!課程不只單向教學,而是設計生活化的數學、科學問題,引導孩子觀察、思考、自己找答案。當孩子提出想法時,老師不會立刻給解答,而是反問:「還有其他可能嗎?」或「能不能換個方法?」訓練孩子用不同角度思考!
在魔數的共學課中,老師也常常讓孩子主動講解與表演等,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詮釋概念。這不僅能加深理解,更能讓孩子理解「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可以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結合生動的教學影片和實體操作教具,讓孩子玩中學,主動發現學習的有趣和奧妙,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
這樣的學習,不只是學數學、科學,更是培養一輩子都能用得上的自主學習能力!
References:
https://knowledgelust.com/15-benefits-of-being-an-autodidact-the-self-learners-competitive-edge/
https://kids.kiddle.co/Autodidacticism
https://www.techtrainasia.com/vi/post/self-learning-skills-a-modern-guide-for-parents-and-kids
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