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去哪? 台灣3大親子數學與科學景點推薦!

前言

      清明節和兒童節連假快到了,家長正在煩惱該帶孩子去哪裡玩嗎?與其只是單純出遊,不如挑選既好玩又能學習的景點,讓孩子在遊戲中培養數學邏輯與科學思維。本文章精選台灣3個超適合親子共遊的數學與科學景點,讓家長輕鬆安排一趟充滿知識與樂趣的旅行!

數學&科學景點3大推薦

  1.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適合對象:國小~國中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4月連假檔期展覽&活動精選

(1).  科學演示:光與色彩的小秘密
✨ 透過光學儀器探索泡泡和彩虹的秘密!
日期:4/3(四)-4/6(日) 14:00-14:30
地點:5F溫暖小池塘
參加方式:活動免費,但需憑常設展門票/持有效賽恩斯會員卡進入活動場地,每場次前10分鐘開放現場報名參加。

(2). 遊數工作坊 – 翻天覆地動物拼
✨ 體驗數學鑲嵌拼圖與翻摺四邊形的奧妙!
日期:4/4(五) 10:00-12:00
地點:1F大廳
參加方式:網路報名20組以上親子(一大一小),每組收費250元,有效會員卡200。

(3). 量子百周年紀念 – 量子井字遊戲
✨ 在遊戲中體驗量子特性的奇妙變化!
日期:4/4(五) 14:00-16:00
地點:1F大廳
參加方式:活動免費參加,網路報名30組(一大一小),並於活動前30分鐘開放現場報到及現場報名10組。

給予家長的小建議:
1. 孩子學習光學時,可以觀察生活中的例子,例如陽光下的彩虹或肥皂泡泡的色彩變化
2. 參與數學拼圖與翻摺活動後,可以挑戰其他生活中的數學遊戲,如摺紙或魔術方塊


更多科教館資訊:https://www.ntsec.gov.tw/index.aspx


  1.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適合對象:全齡

    地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節日優惠:4月4號未滿12歲兒童憑證可享免費入館。本館展示場、科學中心、植物園、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及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可享免費入館,收費特展及劇場除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4月連假檔期展覽&活動精選

(1). 科學特展: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
✨ 了解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
展期:2024/07/10~2025/04/13
地點:生命科學廳/1F/第四特展室

(2). 微塵競色≋第8屆科學攝影展
✨ 透過科學攝影探索微觀世界的美麗與奧秘!
展期:2024/06/19~2025/04/20
地點:地球環境廳/1F/第二特展室

給予家長的小建議:
1. 參觀完氣候展,可以與孩子討論如何節能減碳,如減少塑膠袋、節約用水等
2. 科學攝影展後,讓孩子嘗試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昆蟲或水珠,親身探索微觀世界


更多科博館資訊:https://www.nmns.edu.tw/


  1.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適合對象:國小~高中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4月連假檔期展覽&活動精選

(1). 星動時刻.量測傳說特展
✨ 量測萬物與星座的探索之旅!
展期:2024/10/31~2025/09/01
地點:6F

(2). 國家科技寶藏-科學家的秘密基地2.0 特展
✨ 揭開台灣8大關鍵科研領域的神秘面紗!
展期:2024/12/20 ~ 2025/12/19
地點:北館6F中央廊道

給予家長的小建議:
1. 讓孩子用尺量測家中的家具、日常用品尺寸,讓數學與物理更貼近日常
2. 參觀完科學家基地後,可讓孩子搜尋、探索台灣有哪些科學家對世界有重大貢獻


更多科工館資訊:https://www.nstm.gov.tw/


科學遇上魔術!讓學習更有趣

       除了參觀科學館與博物館,家長也可以透過魔術與科學結合的方式,讓孩子更有興趣學習!透過魔術表演引導科學概念,能讓孩子在驚奇與樂趣中學習,並加深對原理的理解。

        魔數與加點魔法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結合數學與魔術的創新課程——魔術科學課,讓孩子能在解謎與互動中學習數學概念,並加深對於科學原理的概念。同時,透過手作實驗與魔術表演,讓孩子動手做、親自體驗,培養創造力與邏輯思維。不僅能提升學習動機,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與表達能力!

        這次連假,不妨帶孩子前往這些景點,讓他們在遊戲中學習,提升邏輯與科學素養。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歡迎收藏或分享給其他家長,讓更多人能夠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資源!此外,也可以關注我們的社群帳號,獲取更多有趣的教育資訊與知識,一起陪伴孩子快樂學習、成長!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

 點此加入 LINE 免費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