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塊不只是一款遊戲!孩子在玩中學習數學與科學的3大關鍵

前言

    近期超熱門的麥塊,不只拍成《MINECRAFT 麥塊電影》(英語:**A Minecraft Movie**),還引起了諸多人對這款遊戲的熱烈討論。自從《麥塊》問世以來,這款遊戲便席捲全球,吸引了各年齡層的玩家,成為了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開放世界遊戲之一。電影版本的推出,讓這個像素化的世界更進一步地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但除了電影的熱度之外,遊戲《麥塊》本身對於許多家長來說,不僅是娛樂的工具,它更是孩子們學習數學、科學、創意發揮的平台。事實上,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往往能夠無意識地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玩樂中掌握學科知識喔!

    本文章將探討《麥塊》如何成為孩子學習數學與科學的重要工具,並揭曉這款遊戲在教育上的3大關鍵!

The official poster for A MINECRAFT MOVIE. A sunny scene from the Overworld features protagonists Dawn, Steve, Garrett, Henry, Natalie standing next to each other facing the camera. To their left, there is a creeper, and in the foreground we see Dennis, Steve’s pet wolf. An Overworld landscape is visible behind the characters.
(圖片來源:麥塊遊戲官方網站

什麼是麥塊?

  《Minecraft》(中文譯為「麥塊」)是一款由微軟推出的開放世界冒險遊戲。不同於傳統遊戲強調打怪升級,它更像是一個無限擴展的樂高世界,玩家可以自由地放置、破壞與移動像素方塊,建造出屬於自己的夢想天地。

    在這個世界裡,玩家可以選擇在「生存模式」中挖礦、打怪、製作工具來維生,也能在「創造模式」中享受無限制資源的樂趣,打造宏偉的建築或機械裝置。更進一步,《Minecraft 教育版》還加入了程式設計、科學與數學等學習內容,讓孩子透過遊戲學會邏輯思維與跨學科知識。就像樂高一樣,它能化為任何想像力的延伸工具。從蓋一棟房子、重現古代文明,到打造自動化機器或城市系統,全都可以靠玩家一手創造。

    對很多家長來說,最大的困擾常常不是孩子不聰明,而是孩子覺得「學習很無聊」。然而,這樣「邊玩邊學」的遊戲化學習,其實也與魔數一直推廣的理念一致。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數學、科學與邏輯思維,透過實際動手挑戰,發現學習原來可以這麼有趣、好玩!

A a split image featuring three scenes from A Minecraft Movie DLC. To the left, Henry is hiding inside a chest from a vindicator. In the middle, Garrett and Steve are competing in an elytra race, with a ghast balloon in the distance. To the right, Natalie and Dawn are in the Overworld at night, looking alert as a creeper trails them. At the top center, the text reads "A Minecraft Movie DLC."
(圖片來源:麥塊遊戲官方網站

麥塊擁有教育潛力?

    對許多教育者與家長來說,《麥塊》不只是一款遊戲,它是能夠啟發孩子潛能的教育利器。昆士蘭大學研究指出,86% 的學生在使用《麥塊 教育版》時參與度顯著提升,98% 的教師觀察到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有所成長。

    為什麼《麥塊》具備這樣的教育潛力?根據 Tablatin CLS(2023)的研究指出,此遊戲本身融合了多項現代教育核心素養,例如創造力、科學素養、環境意識與邏輯推理等。這些能力,都是孩子面對未來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因此,《麥塊》不只是在玩,更是讓孩子透過操作、試錯與創造,實際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也正因如此,它已被全球眾多學校與機構廣泛應用於STEAM教育領域,成為結合理論與實作的最佳教學方式。


利用麥塊學習數學與科學的3大關鍵

    綜合 Pusey (2015) 與 Tablatin CLS (2023) 的研究,我們歸納出3個核心關鍵:

一、抽象概念具體化:讓數學變得「看得見」

  • 利用方塊建構的世界,自然引導學生理解幾何、體積、面積與測量等概念。
  • 玩家在設計結構或地圖時,會使用數學陣列與邏輯結構,如:建造對稱建築或設計紅石機關。
  • 有些課程甚至會引導學生操作機率實驗,探索統計與機率的應用。

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正呼應了魔數的核心精神,即是透過「實體教具」讓抽象數學概念變得具體化,如教具【堆方塊】正是利用方塊堆疊方式理解數學的概念以及培養空間思維;也透過遊戲設計讓孩子操作起來更有趣輕鬆,培養動手實作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在科學節活動時體驗堆方塊的有趣!)

二、科學實作與模擬:化知識為行動

  • 學生可在遊戲中模擬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可再生能源永續城市建設等內容。
  • Minecraft 化學功能讓學生進行化學實驗,例如創造分子或了解反應公式。
  • 更進階的課程還能探索國際太空站蜜蜂生態與永續農業等主題,讓科學從課本走進「虛擬實驗場」。


類似的科學實作學習,在魔數的【加點魔法】系列中也能看見。透過結合生活情境與科學原理的設計,讓孩子動手完成簡單的小實驗,並在實驗中清楚地理解物理與化學背後的邏輯。從觀察、猜測到驗證,孩子學到的不只是科學知識,更是主動探索與持續嘗試的態度。

孩子親自動手玩加點魔法!

(孩子親自體驗操作加點魔法——如何製作火山爆發)

三、結合邏輯推理與程式思維:從玩家變程式設計師

  • 使用紅石裝置、命令方塊或教育版的積木程式語言(像是 Code Builder),學生可以學習基本的邏輯判斷、變數、條件語句與迴圈。
  • 此外,也能練習 Python 或 JavaScript 的程式語言基礎,訓練邏輯思維與專案管理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些程式設計挑戰是透過遊戲目標自然引導出的,讓孩子在解任務的同時學會「如何思考與解決問題」。


讓遊戲×學習更進階:推薦給愛挑戰的孩子!

    學習不一定非得著重於教科書內容,《Minecraft》就證明了,遊戲也能成為孩子接觸知識、探索世界的入口。當孩子能從遊戲中發現數學的趣味、科學的奧妙,甚至主動挑戰程式邏輯時,你會驚喜地發現,他們其實不只是「在玩」,而是在學習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甚至開始建構屬於自己的學習與邏輯方式

    在這樣的成長歷程中,家長的陪伴至關重要。適時的鼓勵、一起參與孩子感興趣的挑戰,不只是陪伴,更是一種支持他們學習信心的方式。這樣的理念,其實也是魔數一直努力推廣的核心,即是透過充滿挑戰與趣味的教具設計,把抽象的數學與邏輯轉換成孩子可以「摸得到、玩得懂」的方式呈現,引導孩子從實作中練習思考,從錯誤中找出解法,培養真正能用的數理素養。

    在魔數的教具中,每一項都像是一場冒險。從【邏輯拼圖】透過「邏輯+推理+空間感」的設計,從中訓練邏輯架構與思維。再到【火柴拼圖】,看似簡單的火柴棒,卻藏著無限變化與奧數邏輯,讓孩子在重組的過程中,學會靈活轉換思考方式!

    這些挑戰不僅讓孩子愛上思考,更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中學」,在過程中創造連結、累積信心。

    如果你也在找一套能讓孩子邊玩邊學的教具,不妨讓魔數成為你和孩子的最佳學習夥伴吧!

     立即探索更多挑戰組合,讓我們一同陪孩子走在愛上學習的路上!

(孩子在科學節活動時操作燒腦好玩的火柴拼圖,超認真!)

Reference:
https://oliveforeducation.ie/why-minecraft-is-educational-for-kids/
https://parentzone.org.uk/article/minecraft
https://www.esrb.org/blog/what-parents-need-to-know-about-minecraft/
Tablatin CLS, Casano JDL and Rodrigo MMT (2023) Using Minecraft to cultivate student interest in STEM. Front. Educ. 8:1127984. doi: 10.3389/feduc.2023.1127984
Pusey, M., & Pusey, G. (2015). Using Minecraft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23(3).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

 點此加入 LINE 免費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