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是什麼?用這3種方法輕鬆讓孩子秒懂

一、質數是什麼?

質數就是只能被 1 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字,例如:2、3、5、7、11、13…等等。

質數例子:2(只能被1和2 【2 自己】整除)

非質數例子:6(除了1和6,還能被2和3整除)

考試陷阱小提醒

(1). 1 不是質數,因為它只有一個因數(自己),沒有「兩個不同的數字」。

(2). 大多數質數是奇數,只有2是唯一的偶數質數,且它是最小的質數。


二、為什麼孩子一定要懂質數?

  • 培養數感:幫助孩子看懂數字的規律與結構
  • 提升邏輯能力:學會判斷與排除
  • 奠定高年級數學基礎:質因數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都會用到質數

如果孩子在國小階段就能透過有趣、生活化的方式理解質數,未來在高年級的數學課程中就能更加得心應手。像魔數的【數學課結合系統化又有趣的教材,以及老師清晰易懂的影音解說與互動操作課程,能讓孩子在遊戲中建立完整的數感基礎,把質數和其他數學觀念融會貫通。


(數學的陪讀共學課,老師和孩子們可愛又開心的大合照)

三、3種讓孩子輕鬆秒懂的生活化教法

方法1:故事記憶法

教導孩子把數字想成一群小朋友們,觀察他們的「朋友圈」。

質數是大於1,且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數字,它很害羞,只跟兩個人玩:1和它自己。如果還有其他朋友,那它就不是質數;像這樣具體的故事,能幫助孩子更容易記住質數的定義!

例如:5只有1和5,兩個朋友 → 質數

6除了1和6,還有2和3 → 不是質數,因為它不只兩個人


方法2:實際動手操作

準備一些糖果或積木等簡單小道具,讓孩子試著「平均分」。透過這樣實際動手的操作,讓孩子用手和眼睛直接感受質數的特性,加深印象!

例如:7顆糖→你只能全部7顆糖一次拿走(7組),或者一顆一顆拿(1組)。你不能平均分成2組、3組或其他數量,因為7不能被除了1和7以外的數字整除;所以7是質數。

8顆糖→除了全部一次拿走(8組)、一顆一顆拿(1組),還可以把糖果平均分成2組,每組4顆,或者4組,每組2顆。這代表8有除了1和8之外的因數(2和4),所以不是質數。


方法3:質數篩法

使用經典的「埃拉托斯篩法」找出質數:寫下2–50的所有數字。從2開始,把它的倍數(4、6、8…)劃掉。找下一個未劃掉的數字(3),再劃掉它的倍數。重複此步驟,剩下的數字都是質數。

這個方法除了幫助孩子認識質數外,還訓練他們的觀察力與邏輯思考。

用對方法,孩子自然愛上數學

質數不只是數學課本上的定義,它其實藏在生活中,當孩子能理解質數,他不只是背下定義,更是在培養數感、鍛鍊邏輯判斷力,以及為未來的質因數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等進階單元打下穩固基礎。

透過故事記憶法,孩子能用想像力記住規則;用動手操作,他們能在分糖果、分積木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到「質數的獨特」;用質數篩法,更能訓練觀察力與推理力,像小偵探一樣找出數字的祕密。

家長們常擔心孩子覺得數字枯燥,但其實方法對了,質數可以變得像遊戲一樣有趣,成為與孩子探索數學的好夥伴!



References: What are Prime Numbers?

Let’s Learn Prime Numbers For Kids To Improve Math Skills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

 點此加入 LINE 免費領取 → 

相關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