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數學定終生?高年級成績不理想的2個補救重點

為何強調「從小」就要打好數學基礎?

       現今有許多父母總是在孩子數學教育方面重蹈覆轍一個慣例:孩子升高年級,數學程度變難跟不上,於是紛紛在各補教界找尋他們聲稱所謂「最快速拿高分的方法」,即使是驚人的龐大費用,為了孩子的成績,好似砸了大錢就能買到萬靈丹也在所不惜,在補習班或家教上投注大量資金,也許孩子短期在小範圍的考試成績確實立馬大幅進步,但實際上最重要卻也容易被忽略的是:孩子真的有逐步累積實力以應付未來更多沒見過的難題嗎?

       許多孩子容易落入一個陷阱,認為學習的目的只在於衝高成績,而忽略了讓數學實力變強才是有效學習的關鍵,光是靠短期記憶與分析考試技巧是完全不夠的,因為他們將在學到後面章節時,因為以前學過的觀念都是含糊帶過,而導致後面學習銜接不良的問題,就這樣惡性循環地,孩子更容易逃避此情況(因為很多觀念早就來不及跟上了)。於是又選擇使用死背公式短期記下算法等等方式來應付考試,長期下來遇到沒見過的題目也無法靠自己融會貫通地解題。而這種學習狀況也同樣影響到其他科的學習模式,用正確方法學數學的孩子也較容易在其他科目學的好。

幼兒從小就培養數學基礎
圖片來源:Giselleflissak


數學基礎如此重要,該如何培養呢?

以下四點為建立數學基礎的核心關鍵:
1.數學的學習環環相扣
2.將漏掉的觀念補起來
3.解題之前要先了解概念與定義
4.多練不同題型培養解題能力

       數學的學習非常注重觀念的理解、計算迅速準確、理解題目的這三件事,三者缺一不可,且必須擁有基礎概念才能理解更難的觀念,前面章節弄糊塗了後面章節也將容易學不好,因此必須強調學習的內容,也就是先檢視應具備的觀念是否釐清,再來則是解決解題上時遇到卡住的地方。

       當孩子數學考差了,最重要的事情並非送去補習班請老師重新教一遍,而是先觀察孩子都犯什麼樣題型的錯誤,是錯在某個觀念沒搞懂,還是計算能力容易出錯,或是題意沒有理解正確。若是應用題的理解要加強,可以帶著孩子分段理解題意並畫重點;而若是屬於觀念有缺漏的部分,可以加強孩子在此類型題目的練習,並選擇合適程度的參考書籍,例如:分數和自然數不懂,重新學習概念並練習涵蓋此觀念的基本題到應用題,孩子在這方面融會貫通後,以後在學習新章節的題目再看到涵蓋相同概念,孩子已有能力連結新觀念與先前概念並嘗試著自己算出答案。


透過多練習培養計算能力圖片來源:Wittayayut

到了高年級還沒紮根好基礎會出現什麼問題?

       高年級時學習的章節通常應用到以前學習過的觀念,若沒有先前的基礎,孩子容易在此時開始有聽沒懂,很多觀念需要重頭學起常常導致跟不上學校進度,此時若沒有花更大量的心力與時間補足以前學習上漏掉的觀念,很難追上同年紀孩子的程度,因此在四年級以前學習紮實透徹將有利於高年級時學得更加輕鬆有效。


孩子高年級才發現程度差怎麼辦?

1.重建基礎的計算能力

       首先,可以挑選一到四年級範圍的參考書籍,檢視目前孩子計算能力落在什麼地方,再來,讓孩子從基礎問題依序做到進階題,並在最後用難易綜合的題型重新檢視,讓孩子自己想辦法運用先前練習過的題目去解決問題,若最後有答錯的地方就記錄在錯誤筆記本上。
這樣運用先前經驗去解決目前的問題能真正達到「可以學以致用」的目的。


2.高年級是解應用題的階段

       擁有文字理解能力才能看懂應用題,因此讓孩子試著去理解題目並加以說明可有效練習並檢視孩子可能在那些字句或詞彙上卡住,也可以額外讓孩子閱讀數學相關書籍並整理其中的詞彙,多接觸要理解就容易的多。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

 點此加入 LINE 免費領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