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是什麼?從108課綱看孩子的學習規劃(上篇)

108課綱是什麼?
我們生活在資訊量爆炸、科技發展快速的世界中,日常的生活與職場的需求都不斷快速變化著,在這樣的全球村環境中,莘莘學子們所需要具備的能力也需與時俱進,以因應更複雜的社會型態。
對於未來的變化,教育的革新,也是勢在必行。因應於此,學生每天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則變得相當重要。在過去,臺灣教育強調學生要具備學習「知識」與「能力」以及「態度」,在108學年度十二年國教上路,新制的108課綱則強調學生培養「素養」。
素養,代表「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知識、能力和態度」。並特別強調,如何將「知識」、「能力」與「態度」,應用於解決未來的挑戰與難題,實際落實於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
也因此,在108課綱中在國小教育中強調,國小作為學習能力的奠基期,培養生活能力與品格,鼓勵學生自我探索、深化學習。故小學階段的素養成著重於:培養思考能力、擬訂計畫與實作、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認識自己的特質。
相較以往,國小的課程更著重在:基本能力的養成與深化。於課綱中明定增加國文、數學的學習節數,強化基礎能力;並特別強調國小階段閱讀習慣的養成教育,以閱讀串聯各領域科目,開拓孩子對於不同領域的文本與知識,也豐富孩子的視野,回歸培養核心素養。
故於十二年國教的願景中,強調適性揚才的理念,依據學生特質,讓知識落地,幫助學生建立品格,探索自我,發現生活的問題,並將所學在生活中做應用,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和挑戰。
108課綱上路後,孩子與家長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

【洪進益老師提供,摘自南一教科書】
因應新課綱希望能培養孩子的「素養」(知識、態度、能力),故於課綱上路後,考試內容也開始以「素養」為導向命題,這也是「素養題」產生的原因。故掌握素養題,便能較清楚掌握孩子學習方向。
素養題相較以往的題目,更真實反映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故在素養題的命題中,有三個要點,第一,題目需反映真實世界的情境與問題。第二,題目需符合學科重點,即該學科的基本能力。第三、題目需跨領域或是跨學科。綜合以上,素養題將真實生活情境的問題,轉化為題目,讓孩子在解題過程中,培養面對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因此命題方式,素養題的題目為了陳述生活中的真實情境,題目文字往往較多,而孩子在解題過程中,也需要理解文字意思,再做接續解題。故於孩子的學習上,更加重視孩子「理解問題(閱讀能力)」、「解析問題(分析能力)」、「處理問題(知識應用)」的三方能力。而因為解題過程較複雜,也需培養孩子耐心、不怕挫折、勇於挑戰的人格特質。
參考資料|108課綱資訊網
和孩子一起掌握更多玩中學數學的秘訣
現在加入魔數 LINE,馬上領取【 99乘法遊戲素材包 】
還有不定期學習資源與教育知識分享!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