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是什麼?3大關鍵培養21世紀孩子必備軟實力
一、批判性思考是什麼?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 是能夠提出質疑、查證資訊與判斷真假,並思考且做出更好的判斷與選擇。然而,批判性思考能力已經成為21世紀學習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軟實力)之一。
Wasis (2016) 研究指出,批判性思考是一種高階思維能力。它不只是會背知識,而是需要孩子動腦去質疑、去驗證,甚至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情感和常識來做判斷。
批判性思考是一種能讓孩子面對現實世界複雜問題時,也能有條理地思考、找到最佳答案的能力!
二、為什麼孩子需要批判性思考?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每天接觸到大量訊息,從課本、網路到同儕聊天,內容真假難辨。如果沒有批判性思考,就容易被錯誤資訊帶著走,或是只能跟著別人走,失去獨立判斷力,這不只是學習的方法,更是孩子未來生活的生存力、軟實力。
有了批判性思考,孩子能:
- 學會分辨資訊真偽:在充斥假新聞與誤導訊息的環境裡,不會被輕易欺騙
- 養成獨立思考習慣:不只是被動聽從,而能自己找出原因,提出解決方法
- 面對挑戰能冷靜處理:無論是同儕衝突、課業壓力,甚至未來的職場難題,都能有條理地思考並做出判斷
想讓孩子把「好奇心」變成真正的學習力? 👉 點此加入 LINE 免費試閱課程,立即體驗最有趣的「魔術科學課」 |

三、3大關鍵: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考?
關鍵一:鼓勵孩子主動提問與多方驗證
批判性思考的核心,就是「不斷質疑與驗證」收到的訊息。
培養方式:
- 在生活中,鼓勵孩子勇敢發問。無論是課本上的知識、老師說的話、新聞報導,甚至是同學聊天的內容,都可以問:「為什麼?」「這是真的嗎?」「有什麼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 帶著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從書籍、網路、不同來源交叉比對,幫助他們理解:不是所有訊息都一樣可靠,要懂得查證。
像是【魔術科學課】的學習設計,就會透過「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孩子邊玩邊提問:「為什麼會這樣?」並且嘗試找證據驗證,這其實就是最好的批判性思考練習,也養成獨立思考的態度。
關鍵二:引導孩子注重「明確性、邏輯性與客觀性」
批判性思考需要清楚、精準、合乎邏輯,並保持客觀。
培養方式:
- 明確性:提醒孩子說話要清楚、具體。比如不是只說「我不喜歡這個故事」,而是能解釋「因為角色的行為太誇張,不像真實情況會發生的」。
- 邏輯性:陪孩子一起推理「如果…那麼…」。像是:「如果今天不帶雨傘,下雨了會怎樣?」這能幫助他們建立因果關係的思維。
- 客觀性:提醒孩子站在不同角度思考。當朋友吵架時,可以問:「如果你是對方,你會怎麼想?」這能幫助孩子理解不同觀點,避免陷入偏見。
長期下來,孩子會更懂得有條理地表達與判斷,做事更周全。
關鍵三:培養孩子「整合資訊」與「自我省思」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不是只停在「質疑」,更需要「整理、統整」並且學會「反思」。
培養方式:
- 概念圖解:和孩子一起畫「心智圖」或「概念圖」,把一個主題相關的想法、資料連結起來。例如學習「地球環境」,可以分支出「氣候變遷」「能源使用」「垃圾問題」,幫助孩子組織知識。
- 自我省思:鼓勵孩子在完成一件事後問自己:
- 「我為什麼這樣想?」
- 「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
- 「這次我學到了什麼?」
這些練習不必侷限在課業,像科學實驗、生活小任務,都可以成為反思的素材。以【魔術科學課】來說,孩子在完成一個魔術實驗後,不只是看到「結果」,更會回想:「我剛剛是怎麼想的?」「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試?」這樣邊做邊想、做完再反思的過程,就是在幫孩子一步步練出批判性思考!
結語
培養批判性思考是幫助孩子在快速變化的世界裡,能保持冷靜、清晰、有邏輯地判斷,並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批判性思考也不是一夕之間養成的,而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的習慣。只要家長願意多鼓勵孩子發問、推理、反思,孩子就能慢慢練就這份「21世紀最重要的軟實力」,幫助孩子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更有判斷力與自信。
References:
裘苕莙(2005)。批判性思考與實證護理之臨床應用。榮總護理,22(4),425-426。
馮璵芯、謝雅玲、劉玟宜、陳必卿(2022)。幼兒批判性思考能力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26),65-90。
林純言(2005)。批判性思考於英語教學中之應用-以電影教學為例。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2),53-69。
想讓孩子在學齡前&小學階段培養科學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