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數學焦慮症之謎!父母與老師如何無意中加重孩子的學習壓力
人們與生俱來,有學習的本能,也因此能藉由學習在社會上生活。然而,在孩子學習數學時,可能因為家長、老師自身在對於學習數學的負面經驗,使有數學焦慮症的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時,有意無意之間,便會投射「數學很難」、「數學有很多公式要背」的概念給孩子,容易使孩子對於學習數學產生刻板印象,並覺得負擔。
數學不再是噩夢!破解導致孩子與大人數學焦慮的原因
「噹...噹...噹...」校鐘響起,若時光倒流,讓你回到美好國小時光,你還記得什麼事讓你最厭世嗎?是在大熱天要去外掃區打掃?要當值日生幫忙擦黑板?錯過中午的午餐時間,最愛的菜被夾完?還是,聽到老師說「等一下要考數學」,讓你會覺得無比焦躁、不安呢?
108課綱是什麼?從108課綱看孩子的學習規劃(下篇)
死背與土法煉鋼式的學習方式,已不適用於108課綱下的學習情境。如何讓孩子培養學習興趣,奠定學科基礎能力,建立邏輯思維等能力,便是關鍵。
108課綱是什麼?從108課綱看孩子的學習規劃(上篇)
因應新課綱希望能培養孩子的「素養」(知識、態度、能力),故於課綱上路後,考試內容也開始以「素養」為導向命題,這也是「素養題」產生的原因。故掌握素養題,便能較清楚掌握孩子學習方向。
【蒙特梭利教學法】蒙特梭利教學,怎麼在家自己教?我家孩子適合嗎?
蒙特梭利教學有別於一般填鴨式教育方式,更強調讓孩子發揮天性,從生活中取材學習,培養多元能力。在此背景理念下,在蒙特梭利幼兒園中,常讓讓孩子多方接觸教具,讓孩子在學習複雜的事物時,學習更具體,因此讓孩子有自由探索學習的空間。
用骰子就能玩出好多數學!
骰子是生活中常見的遊戲,除了拿來「玩」之外,也是認識與學習數學的教學道具,骰子是由正立方體,共六面,這六面分別由1~6個不同點數所組成,而人們利用骰子的特性玩出許多不同遊戲,擲骰子之後在頂部那一面出現的點數,每個面的機率都是⅙,因此骰子很常被人們拿來比大小,以決定任何遊戲開始前的先後順序,或是直接比大或比小來分輸贏,這同時包含了立方體的空間概念、數字大小的分辨,以及隨機擲骰子每個面機率會相同的特性,都是能簡易讓孩子初步理解這些概念的生活教具。
阿基米德的胃痛拼圖-十四巧板
胃痛拼圖(stomachache puzzle)是世界上最古老且差點失傳的拼圖遊戲,類似於我們所熟知的七巧板,胃痛拼圖有十四片。透過技術使古物復原,這項遊戲發明才得已重現天日,還原阿基米德在生羊皮紙上撰寫的祈禱書,最後一頁是一篇名為《胃痛》的文章,內容不是在討論身體的疼痛,而是在討論組合學的問題,且文章中附有正方形的圖示說明。
數學觀察力怎麼訓練?這三點是關鍵
數學推理的第一步不外乎就是先觀察,觀察問題中真正要求的答案是什麼、其中是否有涵蓋什麼已經學過的概念、可能需要的解決方法會是哪一種,我們都知道不只是在數學題目上,生活上養成觀察能力,也能為自身帶來許多益處,不論是做出決策時因為觀察細微而使得結果導向成功,或是藉由觀察力培養出平時對事物的敏銳度,在各方面的發展都皆有助益,那麼該如何培養這樣的能力呢?